科研条件
科研条件
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简介
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9月,其前身为青海师范专科学校,自建
馆以来,已经走过了49年的历程。建馆初期馆舍简陋,馆藏书刊极为有限。随
着学校的发展,经多次更名,于1984年定名为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。1997年与青海教育学院图书馆合并
,组建成新的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。目前,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由北校区图书馆、南校区图书馆、西校区
图书馆组成,面积达13167.39平方米,阅览座位1327。
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根据我校学科建设和教学、科研的需要,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,已逐渐形成了
多学科、综合性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特色。图书馆藏书文理兼收,以学术性和研究性书刊、教学参考书和
工具书为重点,其中教育科学、心理学、地理学、史学、文学、参考工具书和地方志图书较为完备。形成
馆藏资源丰富,各种载体共存的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相结合的馆藏体系。
馆内藏有文渊阁影印《四库全书》、《中国西北地方文献丛刊》、《古本小说集成》、《古本小说丛
刊》、《万有文库》、《四部丛刊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、《中华再造善本》、不同版本的《大藏经》等大型文献。
图书馆下设采编、阅览、流通、期刊、信息五个部和一个文献检索课教研室。图书馆采用ILASⅡ自动
化集成系统,图书的采访、编目、流通等业务工作实现了全流程计算机管理。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校
园网和Internet连接,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互联网访问我馆。先后建成以CNKI、维普图书馆镜像站点、人
大复印资料光盘数据库、Springer Link外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、Apabi电子图书馆为主体的数字化资源
共享服务体系。各阅览室实行“藏、借、阅一体化”的服务方式,全馆实行全天开放,为学校本科教学、
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提供了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。
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现有职工49人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有27人;研究馆员1人;副研究馆员
19人;馆员20人;助馆及以下职称的9人。
目前我馆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(CALIS)“十五”建设二期项目---省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
的承建单位,本中心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(CERNET)为依托,把青海省地方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
与CALIS体系建设连接起来,进行我省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建设,以此推进我省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
置,深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,实现我省信息资源的“共建、共知、共享”,提高我省高等教育和科研
的文献保障水平以及服务能力。
馆藏文献总量约有88万余册,其中:
中文图书 72万余册 外文图书 68261册
古籍图书 34075册 善本图书 726册
中文期刊合订本 85054册 外文期刊合订本 5029册
音像资料(录像带、录音带)1134盒 多媒体光盘 266盘
数据库 5种